NEWS CENTER
發布時間:2021-06-21瀏覽量:1138
為進一步了解國內外婦科腫瘤領域的最新進展,提高診療質量和效率,分享婦科前沿知識,由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,湖南省抗癌協會、湖南省腫瘤醫院承辦的“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全國第十八屆學術大會”與2021年6月17日-20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湖南長沙舉行。本次會議邀請來自國內外著名婦科腫瘤專家,就婦科腫瘤領域新觀念、新技術、新進展進行深入研討,針對臨床和基礎研究熱點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。大會上四川省腫瘤醫院張國楠教授解讀《瑞琳他抗——HPV治療新進展》,廣西省婦幼保健院徐英軍教授進行病例分享,眾多權威專家參與授課討論。
學術分享
四川省腫瘤醫院張國楠教授
《瑞琳他抗——HPV治療新進展》
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,近年來,宮頸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,且有年輕化趨勢,雖然宮頸癌是危害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主要婦科惡性腫瘤,但也是公認的病因明確且可以預防的婦科惡性腫瘤。持續的HR-HPV感染是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直接病因,在接近90%的宮頸上皮內瘤變(CIN)和99%以上的宮頸癌病例組織中都能找到HR-HPV感染的證據,并且HPV的檢出率隨著CIN級別的進展呈上升趨勢。
大會上,張國楠教授詳細講解了HPV感染治療的新進展和目前國內外關于HPV的前沿研究,并進一步講解了HPV的致癌機制,對臨床上HPV感染治療的經驗進行了總結,其中對HPV患者感染因素、感染癥狀、感染后的心理輔導以及臨床診療方案進行了分析,并講解了依據HPV病毒特點的預防與治療性產品——瑞琳他抗,作為在臨床上系統治療HPV感染的優選方案。
張國楠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宮頸疾病中的致癌原理以及HPV抗原的制備,并講解了瑞琳他抗的研發機制及核心成分,是以卵黃免疫球蛋白(IgY抗體)為核心的生物耗材。對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亞型反復感染的患者,及物理與手術治療尚無法轉陰的患者、尖銳濕疣術后患者以及患者的性伴侶都有治療作用。對HPV感染和宮頸疾病在臨床中的實際問題和應用方法,張國楠教授都給予了詳細解答。
病例分享
廣西省婦幼保健院徐英軍教授
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,每年約有13萬宮頸癌新發病例,占世界新發病例總數的1/4左右。HR-HPV的持續性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最主要因素,研究發現,在99%以上宮頸癌患者的宮頸脫落細胞標本中都可以檢測到HPV的感染。HPV感染具有高度的嗜上皮特點,皮膚或黏膜的破損是HPV感染的啟動條件。不同型別的HPV感染可引起不同疾病,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可引起子宮頸、陰道、外陰、肛門、陰莖、頭部等部位的癌前病變,病變可最終發展為浸潤性癌;低危型HPV感染科引起皮膚疣、肛門-生殖器疣和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等疾病。
高風險的HPV感染和持續存在可發生在生命早期,并且與促進細胞轉化的其他因素相關聯,可能導致逐漸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。CIN 1進展至CIN 3的風險僅為每年1%,而CIN 2進展至CIN 3風險在2年內為16%,5年內為25%。人們一致認為,在癌前病變中HPV的早期檢測和隨后的早期治療可以預防癌癥發展。WHO建議在全球開展宮頸癌篩查及早診斷、早治療,通過有組織的全國性宮頸癌篩查計劃,及時發現并早期處理宮頸高度病變或早期宮頸癌,可有效降低宮頸癌導致的患者死亡率。
最后,與會專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作為宮頸癌疫苗的“孿生兄弟”在HPV治療中的有效作用,以及其國際慈善基金會援助項目、商業保險等對廣大患者的支持,并積極響應了WHO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。隨著對HPV病毒研究的深入,相信對宮頸癌的防控以及加速消除宮頸癌的目標會盡早實現。